代码可以构建世界,但生活中的乐趣远不止于此。这里是我一周的精选。

周刊开源(Github:wmyskxz/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精彩内容。

题图

在纽约市的 Bathhouse 水疗中心,比特币矿机不仅用于挖矿,还被用来加热泳池。矿机产生的热量通过管道传输,用于加热泳池和大理石石板。这种方法比传统电加热更高效,同时还能积累比特币。尽管这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有类似应用,如芬兰的城镇供暖和巴黎的奥林匹克泳池,但环保人士担心这只是掩盖了数据中心巨大的能源消耗问题。

本周讨论: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是谁

(本期来源:永远不要让别人定义你是谁 | 得到头条 492 期

菲利普·津巴多,1933-2024

上周,10 月 14 日,一代心理学宗师、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前主席,菲利普·津巴多去世,享年 91 岁。

津巴多一度是全世界在世的心理学家里,辈分最高、成就最大、对心理学贡献最多的人,获得过美国心理学会颁发的希尔加德普通心理学终身成就奖。这也是心理学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

今天,我们就致敬津巴多,说说他留下的那些重要的心理学思想。

(忽略掉津巴多的成就和介绍)

关于津巴多的成就有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之一,是他关于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洞见。也就是,人这个物种的行为,不是简单地由自己决定的,而是在极大程度上受到情境的影响

具体的理论很专业,咱们在这就不展开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洞察,我想给你讲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来自于津巴多的代表作之一,《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有个叫比尔的中学生,从小就是个好孩子,为人诚实,成绩优异。但比尔周围的朋友可就不让人省心了。有一回这些朋友吸大麻,他们就叫比尔一起吸。显然,这是不对的。而且毫无悬念,比尔肯定是拒绝了。但是,这些吸了大麻的年轻人开始在比尔面前炫耀,说什么吸大麻是件很时髦的事。他们还一起排挤比尔。结果时间一长,比尔终于没扛住来自同伴的压力,也吸了大麻。比尔面对的状况有个专业名词,叫同辈压力

@网络图片

这个故事看起来好像有点俗套,但关键在于津巴多在分析这件事时,提出了一组洞见。

首先,你觉得比尔吸了大麻之后,会不会内疚?按照通常的设想,这肯定是肠子都悔青了啊。但事实上,比尔并没有什么内疚。他一开始确实有点负罪感,但只持续了没多久,这个负罪感就消失了。他开始觉得自己的行为很正常,他也很享受这个状态。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一个洞见。人对一个东西的态度,不是想法决定的,而是行为决定的。一旦人有了一个持续的行为,他就会觉得这个行为是对的。

借用津巴多的原话,人们表现出从众,既是为了社会认可,也是为了增加他们在不确定情境中正确行事的机会。个人的这些动机越强烈,群体吸引力和凝聚力越大,那么群体施加于个体的压力就越大。

其次,回到比尔,你觉得应该怎么让他变回好孩子,让他意识到吸大麻是不对的呢?其实,除了比尔之外,津巴多还观察过很多其他的案例。比如,有的孩子因为电影里的暴力情节看多了,自己也变得暴力,还有的是别的问题。

但是,尽管情况不同,他们却呈现出一个共同点。这就是,不听劝。即使你告诉这些孩子不该吸大麻,不该崇尚暴力,他们就是听不进去。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二个洞见,叫做,选择性注意。也就是,人们只会留意那些自己原本就认同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改变一个人那么难。

最后,难道这个状态就没办法改变了吗?也不是。既然人们的行为是被环境塑造的,那么要想改变它,还得依靠环境。比如,前面说的那些痴迷暴力情节的孩子,怎么让他们排斥暴力呢?实验人员给他们派了一个任务,让他们去给别人做一场宣讲,告诉别人崇尚暴力是不对的。结果宣讲完成后,这些孩子的想法居然真的改变了。

由此,津巴多提出了第三个洞见。想法无法改变想法,环境才能改变想法。也就是,你很难用你的想法去直接改变别人的想法,就算你口才再好也很难。有效的方法是,你先塑造一个环境,让别人在这个环境里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并且根据这个角色做出一些行为,而一旦对方做出这些行为,他的想法就会跟着行为一起改变。他做了什么事,他就会信奉这件事背后的价值观。

简单说,有句话叫,论迹不论心,说的是看一个人是好是坏,不该看想法,而是看行为。而按照津巴多的洞见,这个说法大体没毛病。因为一旦一个人长期有这样的行为,他之后大概率上也会支持这样的价值观。

好,这是第一个故事。我们说了津巴多的核心观点之一,人不是先有想法,再有行为,而是先有行为,进而产生支持这个行为的想法

第二个故事

接下来,第二个故事,我们来看看这套理论的高级别应用。假如你觉得前面的故事有点平淡,那么接下来要讲的将让你看到这套理论的威力。

这个故事并不来自津巴多,而是一个美剧,但是它很能反映津巴多理论的威力。

之前有个美剧叫《黑袍纠察队》,剧情里有个超人类叫阿祖,他是由一个实验室秘密制造的,能力完全对标超人。请问,作为这家实验室的负责人,应该怎么确保这个超人类不失控?

@网络图片

靠武力?阿祖刀枪不入。靠讲道理?试过,但根本没用。

实验室里的人最终想到的武器是,心理学。他们招募了全世界最厉害的心理学家,为小时候的阿祖设置了一套成长环境。实验人员会在他表现好的时候故意视而不见,还有其他很多设计。总之,在这个环境里长大,阿祖最终变成了彻头彻尾的表演型人格。他极其享受别人的认可,特别需要别人的表扬。假如失去这些,对他来说比死都难受。

同时,实验室背后的财团旗下有大量的新闻公司和电影公司,他们的工作就是,不断包装阿祖的形象,替他组织各类演讲活动,让他的表演人格有释放的渠道。

换句话说,这个超人类就像一个毒品成瘾者,而他背后的财团就像毒品贩子。靠着这套心理机制,财团和实验室牢牢控制住了他,至少是控制住了相当一段时间。即使后来他想大开杀戒,但还是一次次忍住了,因为他太需要别人的表扬了,要是真把人类杀光,谁来表扬他?

你看,从这个角度看,心理学就像是一个升维打击的武器。用好它,你也许能左右一个比你强大得多的存在。

当然,这个故事是虚构的,而且出于剧情需要,后期的阿祖必须得失控,这样情节才够刺激。但这个故事却展现出了一个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真相,这就是,人是个社会动物,只要他身在群体中,就无时不刻不受环境的影响,即使是超人也不例外。

而回到现实,津巴多自己也清楚这套机制,因此他也一直在想办法用这套理论,让人们变得更好。

比如,可以通过环境中的微小变量施加积极影响。比如,超市播放的歌曲里,假如歌词里包括,勇敢、诚实、善良一类的词,那么,超市里的偷窃行为就会明显变少。这个设计最早就是基于津巴多的理论。

再比如,既然我们会受到环境的影响,那么这也意味着,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的环境。比如,津巴多告诉我们,可以在心里让自己扮演另一个人,害羞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开朗的角色,胆小的人可以想象一个勇敢的角色,然后让自己在内心扮演这些角色,自己就会发生改变。

总结

换句话说,津巴多的一生,有两个极其关键的学术课题。第一个是,不要低估环境对你的影响,它有时可以决定你是谁。第二个是,更不要低估你自己对自己的影响,别让别人决定你是谁。

最后,借用津巴多的一句话作为今天的结尾吧。说的是,不要允许其他人将你去个体化,不要让他们把你放入某个分类、某个盒子、某个自动贩卖机里,不要让他们把你变成一个客体,一样东西。请坚持你的个体性,礼貌地告诉他们你的名字,大声地让他们清楚你是谁。

热点新闻

1、飞机环形跑道(英文)

在良好的风况下,三架飞机可以同时降落和起飞,这是 Hesselink 先生的设计

最近,一段关于圆形跑道的视频引发了广泛讨论。荷兰工程师 Henk Hesselink 提出了这一概念,认为圆形跑道可以提高飞机起降的安全性和效率。

尽管存在许多质疑,如冰雪天气对跑道的影响和仪表着陆系统的适应性问题,Hesselink 认为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新技术和设计改进来解决。

他还提到,圆形跑道的设计需要考虑更高的速度和更宽的跑道以确保安全。确实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想法。


2、国内首张太空旅行船票

10 月 24 日,深蓝航天将在直播间限量发售 2 张中国首张太空门票,票价为 150 万元。

这次亚轨道旅行项目将于 2027 年开启,乘客将在星云-1火箭上体验 12 分钟的太空之旅,包括至少 5 分钟的失重状态。

飞船将穿越 100 公里高的卡门线,并通过伞降方式安全返回地球。

文章

1、复杂性悖论(英文)

Tog’s Paradox,也称为复杂性悖论,指出当我们试图通过产品来简化任务时,反而会激发出新的、更复杂的使用场景。

这一现象在企业软件开发中尤为明显。例如,一个最初设计用于自动化客户管理的CRM系统,随着用户体验到效率提升后,会不断提出更多复杂的功能需求,如软件集成、先进的报告和分析工具等。这种现象不仅限于企业软件,在消费者应用中也同样存在,如社交媒体平台从简单的照片分享工具演变为多功能的复杂平台。

Tog’s Paradox 提醒我们,产品设计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必须接受灵活和持续迭代的开发模式。


2、程序员键盘升级指南

我们现在使用的大部分键盘跟上图类似,其设计来源于打字机。它的布局实际上是由 row staggering 和 QWERTY 两个方面构成的。并且非常不幸的是,两个都不太好。

各种布局下手指手腕的比较

作者分享了自己多年来使用各种键盘的经验,强调了正确的键盘选择对减少手腕和手指疼痛的重要性。最终选择了并推荐了 Edrgodox EZ 人体工学键盘:


3、刘润2024年度演讲:去到现场,才有答案

2024 年 10 月 26 日,“进化的力量·刘润年度演讲”如约而至。全篇比较长,总共讲了 8 个主题,分享一些关键点:

  • 总会花开:面对商业环境中的各种难题,寻找解题思路,保持乐观和坚持。
  • 客户难题:如何应对客户减少的挑战,找到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机会。
  • 价格下滑: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企业需要通过创新和提升价值来应对价格竞争。

最后的结语也作为鸡汤送给大家:

这个世界一定会好。但这世界不会自动变好。这个世界,只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变好。


4、不尝试就能完成任务(英文)

我们在第 99 期的时候分享过「为什么不能被计划」的理念,这是看到的另一种角度的见解:只有当您知道如何实现目标时,设定目标是有意义的。比如,要创建下一个 Google,您立即想到的下一步是什么?如果你能明显想到后续步骤(比如进行市场调查),那很可能 Google 已经离你而去,因为大部分人都这么想。

雄心勃勃的目标最大的教训是,路径上的未知数太多,你撞上他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更大的可能性是,你最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在一些存在欺骗性的角落。

谷歌的创始人并没有试图成为一家大公司。J K 罗琳并不是想写一本畅销书。大多数发现突破性成功的人的共同点是,他们并没有试图以突破性成功为目标。

推动世界前进的不是雄心勃勃的目标设定者,而是寻宝者、探险家和对他们所从事的事情古怪而不关心大目标的人。


5、Juicing 03 | 去鲨鱼出没海域的「裸泳指南」

「专注力」和「好奇心」绝不是站在对立面的两个词汇,等你看完这篇文章后,或许甚至会觉得「其实这两个词在说的是同一件事」。

不要被这个名字吓到,其实文章主要是在讲查理·芒格的成功秘诀,强调了成为“专家型通才”的重要性。芒格通过广泛涉猎多个学科,如微观经济学、心理学、法学等,打破了传统的“一万小时定律”。文章还提到埃隆·马斯克如何通过跨学科学习和迁移学习,成功应用于多个领域。作者鼓励读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钻研的同时,也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以获得独特的视角和洞察力。

好奇星人

1、在景区喝的不是山泉,是粑粑水 | 答案如下

在假期或周末,很多人喜欢在山野露营时直接饮用山泉水,认为它清澈干净。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事实上,景区水源中可能存在大量粪便污染,尤其是在东部人口密集和工业发达地区。研究显示,水中的粪大肠菌群含量往往超标,可能导致多种疾病,如霍乱、伤寒和寄生虫感染。即使看似干净的水源,也可能受到上游动物和人类排泄物的污染。

因此,建议大家在野外活动时不要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水,以免危害健康。

言论

1、

你的真正竞争对手是你的成本。

保持低成本,减少客户需求,你就能领先。

你只用一件事来竞争(英文)

2、

公司创始人罗振宇老师一直以来的一个坚持,叫做,谁也别高估自己的自律性,人就是得把自己悬挂在一张更具体的意义之网上,才能更好。

远程办公,到底有没有好处?

3、

内容行业是快餐文化。

如果你停止生产新内容,就无法找到新的受众,老的受众也会流失。

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322 期):内容行业的内幕

4、

简单的东西很难卖出去,因为简单的东西看起来很容易,谁愿意为容易买单呢?

商人们早已明白这个秘密,容易的东西往往被包装成复杂的东西,让用户觉得它很特别,从而为这种特别性付出高价。

贩卖复杂性(英文)

订阅

这个周刊每个礼拜一发布,同步更新在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我没有三颗心脏”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