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的值得分享的东西。

一方面是整理记录一下自己一周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期待自己有更多的输出,有更多的价值。

周刊开源(Github:wmyskxz/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精彩内容。

题图

11 月 7 日,中国 LPL 赛区战队 EDG 在 1:2 落后的情况下,连追两分,战胜 LCK 赛区战队 DK,夺得《英雄联盟》S11 总决赛冠军!我们是冠军!

本周讨论:我们需要延迟满足吗

这是来自公众号@L先生说的「每周一篇智识」系列,分享给大家。

1960 年代,斯坦福大学 Walter Mischel 博士做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棉花糖实验

据此,Walter Mischel 博士认为:那些等待研究者回来的孩子,他们有一种很强的能力,叫做 「延迟满足」。这种能力使得他们可以抵抗美食的诱惑,从而也能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好地校正自己的道路,抵制诱惑和歧途。

1998 年,心理学巨匠 Baumeister 提出了 「自我损耗」 理论。他认为:延迟满足的本质,就是一个人的意志力。意志力强的人,就更容易抵抗即时的诱惑,去做更加长期的事情。

进一步,Baumeister 的自我损耗理论还认为:

1)意志力是一种「心理能量」,你每使用一点,它就会消耗一点。

2)它的生理基础是糖。一杯加了糖的柠檬水,就能快速有效补充意志力。

3)它就像肌肉一样,可以通过锻炼来加强。经常训练它,就可以提高你的意志力。

这个理论看上去实在太简洁、太美妙了,又跟我们的直觉无比契合。因此,自我损耗理论提出来之后,就立刻风靡全球,被无数人奉为圭臬。说它是 21 世纪初影响力最大的心理学理论,也不为过。

但是,自我损耗理论真的是对的吗?「延迟满足」真的那么重要吗?

来源@网络

实际上,近 10 年以来,这个理论正在遭受着狂轰滥炸的质疑和审视。

近几年的实验不断向我们证明:我们所推崇的「延迟满足可以让一个人变得更优秀」的观点,很可能是错的。延迟满足很可能并不是原因,而是结果。

什么样的结果呢?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环境和外部世界的信任,二是较为良好的认知能力。

也就是说:父母本身较为优秀、且成长环境良好、得到足够关爱的孩子,他们普遍会有更杰出的成就,同时也会表现出更强的「延迟满足」能力。

后两者都是前者的结果,它们本身并没有因果关系,只是我们一直误以为它们存在因果关系罢了。

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 「长期反馈」

来源@网络

延迟满足和长期反馈两者的区别是什么呢?

延迟满足,是把本应得到的回报往后延,告诉自己:我现在得不到这些回报,但我将来总是能得到的,所以我要控制自己,压抑自己,撑过这段时间。

它本质上是一种对欲望和需求的抑制,用未来的回报来激励自己。

而长期反馈呢,则是把回报的时间拉长,把它分摊在达成目标的一整个过程之中,并且学会从过程中获得乐趣,把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也视为一种回报。

它并不抑制你的欲望和需求,而是通过改变你的心态,用一种更灵活、更具策略性的方式,不断在你奔赴目标的过程中为你注入能量、打气加油。

打个比方。

比如你开一家创业公司,前几年一定是非常艰苦的,但你说服自己,说,等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到时就有回报了 —— 这是延迟满足。

再比如,你开一家创业公司,前几年很艰苦,但每克服一个难关,你都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每上一个台阶,都感到离目标更近了一步,于是不断从中获得反馈和动力 —— 这是长期反馈。

所以,延迟满足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它会不断堆高你对于未来的奖励的期待。它相当于用过程里的「压抑」和「忍受」,去换取结果的「丰厚回报」。

这种期待一旦过高,当你真正去获得它的时候,你从中获得的奖赏感反而就更少了 —— 因为我们知道:大脑的奖赏机制,是实际奖励和期望的差值,而不是实际奖励本身。

进一步,当你没有能够获得如期的丰厚回报时,你就很容易陷入失望和沮丧之中。你会感觉:那我前面这段时间是为了什么呢?我的苦是不是白捱了呢?

所以,我们要培养长期反馈的习惯,要能够从成长、克服困难里面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 而不是要去追求「延迟满足」。

因为,吃苦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无需白白地去在我们人生的任意一个阶段里去「压抑」或「忍受」,这除了为我们创造不堪回首的回忆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追求「长期反馈」有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要去找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到自己的成长,找到「做成一件事」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这才是更高层次的「满足」所在。Be Better~

热点新闻

1、

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系阮修林教授团队研发了一种可以辐射制冷的硫酸钡超白漆,这种油漆不仅能反射 98.1% 的太阳辐射,最高可降温 11 ℃,还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白”的油漆,并且申请了多项国际专利。

2、

最近,有一家名叫 EnLiSense 的公司与得克萨斯大学联合开发了一款皮质醇水平检测设备,可以利用微量汗液实时反馈受检者的压力水平。

3、

11 月 5 日消息,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近日印发《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对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作出安排部署。

《行动纲要》提出,到 2025 年,全民数字化适应力、胜任力、创造力显著提升,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发展环境显著优化,基本形成渠道丰富、开放共享、优质普惠的数字资源供给能力。初步建成全民终身数字学习体系,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稳步提升,数字鸿沟加快弥合等。

4、

腾讯视频举行的“2022腾讯在线视频v视界大会”上,电视剧《三体》预告片进行了全球首发。

就在不久前,Netflix(文中简称:奈飞)也公布了主创阵容。

虽然两大平台的文化背景截然不同,但对《三体》的巨大投入和与原著作者的紧密合作,却保持一致。由此,无论市场还是原著粉,对腾讯和奈飞两大平台即将播出的《三体》,给予了不同的想象。

文章

1、Linux x86 程序启动 / main() 是如何跑起来的?(英文)

本篇适合那些想要了解程序是如何在 Linux 下加载的人。

2、如何成为一名黑客(Hacker)(英文)

2001 年的一篇旧文,但仍然可以作为「黑客白皮书」使用。

3、跟李沐学AI | bilibili(视频)

这个学期,李沐在斯坦福大学开了一门《实用机器学习》的新课,除了斯坦福学生能在线下学到以外,课程的录像、PPT 也都在网上免费公开。

不过B站上能看到的版本却不是课程录像,而是李沐回到家里再专门用中文重新录制的!

不仅 AI 专业的导师们纷纷推荐给学生看,甚至导师自己也追更?甚至有网友直呼“简直是做慈善”。

不说了,先关注一波沐神。

4、刘润年度演讲 2021:进化的力量(演讲全文)

进化的力量,就是面对变化,用海量「随机」的物竞,应对终极「任性」的天择的力量。

这一篇演讲全文略长,建议选择阅读。

5、聊聊这些年极简对我生活的改变

我对极简的理解是心里知道生活的重点在何处,知道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不过随波逐流的生活,不迷恋繁花似锦,而专注内心的丰盈。

6、Google、Twitter 和 Spotify 如何建立文档文化(英文)

软件公司的内部文档,往往是一个痛点,要么根本没有文档,要么就是杂乱不堪,分散在代码、Word 文件、Confluence 等各处。软件公司越大,这个问题越严重,本文介绍三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如何处理内部文档。(来源@阮一峰的科技爱好者周刊(第 182 期))

7、用直观抓住NFT是什么

你很难想象,上面这个小小的图标,卖了 750 万美元。一个 png 文件为什么能卖到如此价格?

这一篇来自 @卫sir 的文章从细节处出发,解答了 NFT 的各种问题。

8、以游戏的方式学习代码 | CodeGym

CodeGym 是国外的学习网站,但大家完全不用恐惧英文的问题,因为网站提供了完全的汉化版本。

该网站围绕 Java 体系,设计了一整套基于游戏方式学习的关卡,最关键的是剧情和动画都还算有意思。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体验一下。

9、万字爆肝|80% 设计师都不清楚的设计系统

如图。

好奇星人

1、皮卡丘是如何发电的?

首先,根据官方的介绍:皮卡丘的电,一般放电电压达 10W 伏,爆发的时候高达 100WV。考虑到皮卡丘自身并无旋转机制,所以不会产生旋转电场和磁场的作用,所以,皮卡丘放的电为直流电

那么根据直流电进一步推测,发电的方式基本可以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发电三种方式:

  • 物理发电:受光照刺激造成电子跃迁形成电流(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原理);
  • 化学发电: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技术;
  • 生物发电:比如电鳗,就是很多发电细胞积累膜电位,接到神经系统信号后有些电位反转,就放电了。简单讲就是很多很多细胞,积累了电势,像一堆串联起来的电池,收到信号以后电池被接通了,迅速放电~

根据动漫里面的场景和描述:如果是化学发电,那么燃料非常不方便补充,适用性也非常有限,所以排除;

如果是物理发电,皮卡丘有夜晚战斗的事迹,没有光照的条件下也能发电,所以大概率也排除;

所以,剩下的最合理的方式也就是生物发电了。

PS:可爱的问题,但是看了 ≈ 没看系列… 不过原答案有详细的公式计算,比较硬核,这里就不放上来了…

言论

1、

我想知道如何才能在不依赖社交媒体的情况下找到值得阅读的内容。因为现在这看起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切都通过时事通讯或社交媒体渠道汇集。

我不知道如何浏览互联网了(英文)

2、

虽然可以在两个世界都有一份大脑拷贝,但是无形世界的生活如同毒品一样,一旦经历过那生活,谁也无法再回到有行世界,我们充满烦恼的世界对于他们如同地域一般。

–刘慈欣 2001 年小说《时间移民》

刘慈欣说,“人类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向外,通往星辰大海;一条向内,通往虚拟现实。”前一条道路是“飞船派”,探索广袤的宇宙世界,另一条是“元宇宙派”,刘慈欣是铁杆的飞船派,对于扎克伯格的Metaverse战略,刘慈欣认为,那将是一条自娱自乐的死路。

对待元宇宙:罗永浩的积极与刘慈欣的悲观

3、

对于打工人而言,互联网大厂的退休政策和待遇目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机会干到退休。大佬们可以挥挥衣袖,功成身退,对打工人来说,退休还是奢望,不被优化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没人能在腾讯干到退休

4、

时至今日,除了日本雅虎外,雅虎这个名字在互联网中存在的痕迹也已经越来越淡。但不管怎么说,尽管雅虎未来可能会消亡,但是杨致远与大卫·费罗定下“开放、免费和盈利”的游戏规则,还是会一直长存。

《雅虎中国终谢幕,但失败在16年前就已注定》

5、

也许有一天,我说也许,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对英雄联盟或电子竞技失去了信心。因为韩国的宰治,在今日为止,都还在持续,但我觉得不是今天。

也许有一天,这些我们所热爱的选手,没有办法坚持在舞台上了,但也不是今天。

LPL解说记得

订阅

这个周刊每个礼拜天发布,同步更新在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我没有三颗心脏”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