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过去一周,我看到的值得分享的东西。

一方面是整理记录一下自己一周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期待自己有更多的输出,有更多的价值。

周刊开源(Github:wmyskxz/weekly),欢迎提交 issue,投稿或推荐精彩内容。

题图

7 月 26 日东京奥运会铁人三项比赛后,一些参赛选手出现了倒地、呕吐等现象,其中包括获得冠军的挪威选手布鲁蒙菲尔特在内,至少有 4 位选手赛后出现不适。

本周讨论: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

最近读到一篇 06 年的旧文「世界不是天才创造的」,忍不住同大家分享。

我们先来玩一个游戏,规则如下:

每人给出一个从 0 到 100 之间的数字。把所有人的数字求算术平均值。谁选的数字最接近这个算术平均值的 2/3,谁就赢得整场游戏。

这是个有趣的游戏,不妨细读一下题目,想一下,试一下?

选一个数,写一个理由,再往下看。

先来分析一下这个游戏里的每个人。如果每个人都是真的随机的选择的话,大家平均值应该在 50 左右。50 的 2/3 应该是 33.3,对吗?很多人都写了 33.3。(当然还有很多人没有想到这一步)

不过多想一步,如果你写了 33.3,难道其他的人不会想得和你一样,也写 33.3 吗?如果这样,你应该写 22.2。如果继续想下去,大家的平均值应该越来越小,就是这样…..

1
2
3
4
5
6
7
8
9
10
50
33.33333333
22.22222222
14.81481481
9.87654321
6.58436214
4.38957476
2.926383173
1.950922116
....

最后,把问题想得非常地复杂的人的答案是 0。

然而多次游戏的结果是:几乎都是选择 22 左右的人获胜。

这个游戏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不是由天才决定的。在众人决策的过程中,赢得游戏的人,都是比别人多想一步的人,而不是多想两步或更多步的人。

这个游戏里面,选择不同的数,或许就代表了不同的人。

先来说说选择超过 66.67 的人。大致想一下就应该知道,就算所有人都写 100,最终获胜的数字也才 66.67,所以会有人选超过 66.67 的数字吗?

事实是: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的用户都和和业内人士有一样的判别力,一样的了解规则,对吗?没有听清或者没有读懂游戏规则而胡乱游戏的人比比皆是。

再来说说选择 0 的。越是理性的群体,选 0 的比例越高,比如微软研究院 30 个人里面高达 3 个人选 0。选 0 的人,沉浸于自己对世界了解的快感中,却知之者甚少。

我们假想一下,如果天才的理论有机会向每一个参与者传播,让他们理解,跟随天才的选择,说不定他还有一线获胜的机会,不过让每个人了解,从古到今就不曾在天才在世的时候实现过。天才不是疯了,就是穷困潦倒。

选择 33.3 的或许是平凡的人,而选择 22 的也只是比规则前进了一步。

对于这个社会,必然有看得比别人稍微透彻些的,离真理更近些的,我们姑且称之为天才吧。这些已经窥探到天机的天才,在现实世界里面,选 0 还是选 22,这是个问题。

选零,就注定了要放弃大多数人的认可。这认可可能是名声,可能是钱。选零的人,适合当教授,适合当评论者,不合适自己来做商业。

如果你本来想选 0,却又为了迎合大众选了 22,就注定了你要伪装的傻一些,要被业内人士批判,会被选 0 或者 8 的人认为不紧跟潮流。

大家看一看现在大凡成功的公司,从美国的软件业网络业巨头们,到中国的门户和成功网站,哪个躲得过选 0 的人的指指点点?或者说,选 22 的人是易中天,会用通俗(甚至有些错误)的方式讲史,而选 0 的人就是严肃的历史学家。通俗文学,流行音乐和热门网站,在大众和同行两个世界里面有完全不同的声名,大多是因为这样。

没有选 0 的人,这个世界何以进步?选零的天才们艰难的拖着这个世界前行。我对他们表示敬佩。只可惜,他们获得的只有一小部分人的敬佩。

对于选 22 的人,帮助了无数选 33 的人改善了生活,他们也获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没有 22,世界怎么可能从 33 过渡到更小的数字去呢?我对他们也表示尊敬。

世界毕竟不是由天才创造的。共勉。

热点新闻

1、

过去,在奥运奖牌中加入回收材料中提炼的金属是一个传统,但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奖牌中,100% 都是由回收的电子设备制成的。

2017 年至 2019 年间,日本各地捐赠了旧电子设备总计数万吨,并提取了 32 公斤黄金、3500 公斤白银和 2200 公斤铜锌作为奖牌。

2、

根据最新的美国就业报告,在 3.32 亿总人口中,有 1.458 亿非农就业人员。

而亚马逊在美国有 95 万员工,这意味着,每 153 名美国工人中就有 1 名是亚马逊员工。

3、

近日,美国飞行汽车商 Joby Aviation 公司在网上发布了一段电动飞机的测试视频,在测试中该飞机完成了超过 150 英里(约合 240 公里)的连续飞行实验,并安全降落

此次飞行的路线和飞行总里程

目前,该电动飞机采用的是三组锂电池,飞行时速最快可达 200 英里/小时(约合 321 公里/小时),单次充电后飞行里程可达 150 英里(约合 240 公里)。

该公司表示,或在 2024 年正式上线 “飞行出租” 服务。

4、

中国人民大学《人民币国际化报告2021》显示:人民币已经超过日元和英镑,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货币。

5、

29 日,Nature 发表了一篇来自清华的重磅论文:成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用镜像 DNA 储存信息长达一年。

基于镜像DNA的信息隐写技术

不明觉厉。另外 DNA 储存信息的密度令人震惊。有计算显示,全世界现有的数据信息可以储存在 1 公斤中的 DNA 里。

6、

截止 31 日,我国健儿共收获 21 金,13 银,12 铜。

7、

7 月 31 日晚通报:针对网络举报的“吴某凡多次诱骗年轻女性发生性关系”等有关情况,经警方调查,吴某凡(男,30岁,加拿大籍)因涉嫌强奸罪,目前已被朝阳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侦办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

网友戏称:吴某凡是最讲信用的男明星。

文章

1、在 Github Pages 上托管 SQLite 数据库(英文)

静态网站比真正的服务器要容易很多,有很多免费且可靠的选项,例如 Github、GitLab Pages、Gitee 等。

本文作者写了一个可以在静态托管网站中使用真正的 SQL 数据库的工具,并在文中展示了一个包含 6 个表和超过 800 万行的数据集使用情况。

2、如何成为技术一号位? | @阿里巴巴中间件

作者分享了自己从普通开发到技术一号位的经验经历:重点是在思想上转变过去“研发本位”的认知误区,然后加强“业务学”的广度和积累。

3、编程与数据科学的经验之谈

跟 23 期的《程序员的酒后真言》如出一撤,不过是国人的经验之谈,还是很值得借鉴的。

4、关于地铁进水这件事,聊点你可能不知道的

作者系地铁从业人员,本文仅从技术角度出发作科普目的,旨在让读者了解地铁内相关技术应用和特殊情况危害,部分技术内容已进行精简或省略。

5、我从来没见过如此公正的奥运会!(视频)

周末了,可以来看看这些「阴阳怪气」放松放松。

6、软件未来的10个预测(英文)

一个云计算专家预测软件未来的10个变化,可以当作一家之言看看。(@阮一峰)

7、50 种配色(英文)

属于比较清新的风格,直接拿来吧你。

8、鸿星尔克爆火的背后是什么?

从产品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鸿星尔克爆火的原因:

1)冲突;2)克制;3)情节;4)情绪;5)蓄力;6)借力;7)造梗;8)若愚;

其实我觉得造梗是现下比较流行和容易造势的方式。

好奇星人

1、营养成分表的真正含义

我们所购买的食品背后,都会有一张营养成分表,这并不是指食物中的营养配比,而是根据人体每天应摄入营养量计算出的一个参考值。

比如上图包装中,写着蛋白质 29%,脂肪 11%,不是指这个食物中 29% 是蛋白质,11% 是脂肪。

而是说吃了这个食物,就摄入了全天应摄入蛋白质的 29%,应摄入脂肪的 11%。

另外有一个冷知识是:国家规定 100g 固体或 100ml 液体食品中,含糖量不高于 0.5g 就可以标注无糖,市面上无糖饮料的甜味,主要来源于甜味剂(一种不会被人体代谢吸收的低热量代糖)。

言论

1、

每个人都知道尽全力做事,但是很少有人注意细节。他们并没有把一件事做到100分,而只是把一件事重复做了100次。而且,即使这样,他们也没有总结过这100次之间的差异。不仅如此,稍微碰到一点儿挫折或者来自外界的质疑,他们就会选择放弃。

多年职场经验教会了我两件事。第一,注意每一个细节;第二,从细节中寻找关键。第一点会让你更敏锐,考虑更周全。第二点则能让你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进化。

《真正的勤奋,不等于忙碌》

2、

编写软件曾经是一种乐趣。我们在办公桌前待到深夜,因为我们热爱我们的工作,我们热爱我们被对待的方式,而不是因为我们害怕下一次审查,或者我们有荒谬的截止日期。

《软件开发人员的代沟》(英文)

3、

必须认识到,收入并不是跟技术水平、辛劳程度匹配的,在好一点的环境,技术水平、辛劳程度跟收入的匹配程度比较高。但在人情环境浓郁的地方,人情 / 人际跟收入的匹配程度一定是高于技术和付出的,并有很多堂而皇之的依据来说明你配得上或配不上多少收入。

Twitter 用户@im2gua

4、

“如果我们自己不创造能够杀死 Facebook 的东西,其他人将会这样做。……互联网不是一个友善的地方。那些不重要的东西甚至都没有机会留下遗迹。它们消失得无影无踪。”

2012年,Facebook 发行股票上市,每个员工收到了一本小红书

5、

还有一个案例是《逆战》射击类游戏动作的优化。大家都玩过CS,为什么感觉CS时人走路非常难看,身体不晃,不自然。我们也和游戏研发团队商量,为什么做成这个样子?他们的理由非常不可辩驳,因为我要瞄准,要射击,如果对方身体在晃没有办法瞄准,会影响用户体验。这个理由确实非常对,可就不能改了吗?当然可以改!我们想了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做成两套动作,加上必要的逻辑就可以。怎么做呢?我们做一套非常生动的动作,走起很自然,人会有上下高低的走动,肩也会抖动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你看自己的时候,看你队友的时候;当你瞄准别人放第一套动作,不会上下动的动作。把逻辑理清楚,玩家在感受的时候就比较生动,又不影响射击体验。

《“王者荣耀”之父姚晓光:像蘑菇那样思考 》

订阅

这个周刊每个礼拜天发布,同步更新在个人博客微信公众号

微信搜索”我没有三颗心脏”或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订阅。